商鞅变法的背景

 模特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2-09-04 00:00

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必法古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
战国时期(公元前475年—公元前221年),随着井田制的瓦解,周名存实亡,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奴隶主变为私有并出租,他们是新兴的地主阶级,租种地主土地的人,变成农民。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统治,发展封建经济,各诸侯国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。

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。井田就是方块田。“井田”一词 最早见于《谷梁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古者三百步为里,名曰井田”“井田者,九百亩,公田居一。”土地被划分成许多方块,因像“井”字形,故曰井田制。井田制是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,商时有文字记载,西周时盛行。井田属周王所有,分配给庶民使用。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,还要交一定的贡赋。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,周边为私田,中间为公田。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。

在这一时期时期,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,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,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。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,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。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,发展封建经济,建立地主阶级统治。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,如魏国的李悝变法、吴国的吴起变法等,商鞅变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。

在战国七雄中,秦是比较落后的国家,秦国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建立的一个诸侯国,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。其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,颇受商朝重视,为商朝贵族。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,被迫西迁,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。

秦国立国时的范围主要是今天的陕西省,也就是古代常说的“关中”地区。在地势上,关中地区对东部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。东面有太行山脉、南面有秦岭阻隔,在崇山峻岭之间有几处出入孔道,也都设关把守,比如著名的函谷关和武关。由于秦国地处西陲,文化上比较落后,中原诸侯都把他们当作野蛮人。秦国一度试图东进,将势力扩张到中原地区,但是却被春秋时期的超级强国晋国所阻挡。在数次东进碰壁之后,秦国改弦更张,向西部发展,不断兼并西部那些实力不强的少数民族部落。

当时秦被称为西戎, “六国卑秦,不与之盟”。公元前361年,新国君秦孝公即位。他感到秦国外受强邻的欺压,内有贵族的专横,决心奋发图强,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。秦孝公为了寻求改革贤才,上任伊始,便下令:“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,吾且尊官,与之分土。”

商鞅入秦

商鞅本是卫国人,但卫国为强邻欺辱,已经衰落,有雄心大志的英雄无用武之地。而本想在魏国一展抱负,也受到了冷落,商鞅“少好刑名之学”,专研以法治国,受李悝、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。后作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,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:“公孙鞅年少有奇才,可任用为相。”又对惠王说“王既不用公孙鞅,必杀之,勿令出境。”公叔痤死后,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,便带着李悝的《法经》到了秦国面见孝公,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,孝公大喜。前359年任左庶长,开始着手变法改造。

秦孝公是个理想的领导者,他想让秦国从内忧外患中走出,建立春秋霸业。商鞅得到秦孝公的重用,秦孝公也如鱼得水,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,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。秦孝公没有采取强制压迫的办法,而是把大臣们召集在一起辩论,以理服人。既让主张改革的商鞅说话,也让反对改革的甘龙、杜挚说话,各自把自己要说的东西都讲出来,看看谁更有道理。直至商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,使反对派哑口无言,才称之为“善”,才任命商鞅为左庶长,“卒定变法之令”。这说明,秦孝公是民主的,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,也是善于统一思想的。

准备变法

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:“前世不同教,何古之法?帝王不相复,何礼之循?”“治世不一道,便国不法古。汤、武之王也,不循古而兴;殷夏之灭也,不易礼而亡。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,循礼者未足多是也。”从而主张“当时而立法,因事而制礼”(《商君书·更法篇》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)。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“法古”“循礼”的复古主张,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。